平安besta8.com
截至目前,日照抽水蓄能在运及核准在建项目共6个、818万千瓦,居全国前列。在会上,建设山东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了山东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建设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情况。besta8.com
海上风电新增规模连续两年全国第一,成效累计建成481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三。近年来,平安山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绿电消纳,全省风光消纳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日照提升清洁能源基地送出能力。besta8.com加快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建设确保十四五改造规模3500万千瓦以上。科学安排配套电网工程建设,成效加大源网建设协同力度。
预计年底,平安山东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在电网侧,日照加快推进配套工程建设。近日,建设记者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石门村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17号区看到,建设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山坡上,光伏支架组件已完成安装,下一步将进行箱式变压器、逆变器的安装。
预计到今年底,成效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内服务器装机能力将超过400万台,算力总规模将达到6.5万P,其中智能算力5.8万P。据了解,平安示范项目是内蒙古首个数据中心绿电替代项目。近年来,日照呼和浩特在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快速推进。作为东数西算工程中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的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服务器装机能力已超过370万台,建设算力总规模达到4.7万P(算力的量化单位,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其中智能算力4.1万P,位居全国前列。
通过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供电方式,项目可为和林格尔新区内4家数据中心提供绿色电力,提升数据中心绿电比例。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4万吨。
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全力建设绿电消纳示范基地,持续将数据中心优先纳入电力多边交易体系,提高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通过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供电方式,项目可为和林格尔新区内4家数据中心提供绿色电力,提升数据中心绿电比例。近年来,呼和浩特在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快速推进。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4万吨。
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全力建设绿电消纳示范基地,持续将数据中心优先纳入电力多边交易体系,提高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绿色算力通过光纤网正从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源源不断输出,让冷数据变成赋能千行百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数据。示范项目是呼和浩特绿色算力发展的缩影。近日,记者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石门村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17号区看到,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山坡上,光伏支架组件已完成安装,下一步将进行箱式变压器、逆变器的安装。
作为东数西算工程中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的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服务器装机能力已超过370万台,算力总规模达到4.7万P(算力的量化单位,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其中智能算力4.1万P,位居全国前列。预计到今年底,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内服务器装机能力将超过400万台,算力总规模将达到6.5万P,其中智能算力5.8万P。
据了解,示范项目是内蒙古首个数据中心绿电替代项目接下来的工作中,青岛仍把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水平作为重要发力点。
一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含建筑材料生产、建筑建设施工、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三个环节。焕然一新的浮山和太平山正式开放,成为青岛主城区的城市绿肺……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水平建筑领域的碳排放是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单是供热能源结构得以革新,更节省出大量可用空间。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以上三个环节的碳排放比重分别为28%、1.0%和21.6%。煤改气后更为直观的变化就是空气质量变好了。因此,在持续不断地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同时,青岛还在源头上控制——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将绿色建筑发展指标列为土地出让的必要条件,鼓励建设高品质节能建筑。
要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就要在新建和既有建筑全寿命周期贯彻节能低碳绿色理念。青岛打造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样本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筑业要做到控增量、减存量,从建筑能源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发力,既要保供给,又要减排放。提出,将星级绿色建筑与好房子建设相结合,城镇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和商品住房项目全面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因而在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青岛注重与城市更新建设、人民生活体验相结合。据测算,仅东岸城区每年就可节约煤炭约12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约115万吨,实现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零排放,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也将大幅度降低。
经过煤改气后,仅一个供热站内便释放出了近七成空间,空置厂区再利用工作随之展开,这对空间资源日益紧俏的城区来说意义重大。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核心,建设生态宜居、低碳绿色城市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空气能、潮汐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此外,青岛还持续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更新建设发展的肌理中——更多市政项目和地铁车站采用搭积木式的装配建造方式。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说。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今年年初,青岛累计完成改造约4800万平方米,改造面积位居全国前列,约60万户居民告别了冷房子。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及其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均将进一步提高。
面向未来,青岛市将继续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落实新战略,打造新引擎,在全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大局中体现更多担当,作出更大贡献。如今的热源厂周边,拉煤车早已不见踪影,大烟囱几乎不再冒浓浓的白烟,昔日的储煤仓库更新为羽毛球馆,烧煤锅炉升级为如今的燃气锅炉……这是近年来青岛推行市区供热燃煤锅炉煤改气之后的变化。
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到2025年,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以上,80%以上县级及以上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记者采访获悉,截至去年10月,全市累计建成绿色建筑1.27亿平方米,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建筑190个,总面积达2264万平方米。青岛胶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青岛海天中心T2塔楼成为国家2023年度首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今年青岛还会继续完成450万平方米以上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也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统一加装外保温层等措施,提高建筑保温性能,降低建筑能耗需求,可有效改善居住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
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6%。更多人共享绿色低碳红利绿色低碳是推动城市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城市更新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青岛东岸城区煤改气工作已全面完成。绿色建筑是绿色城市发展的一个直接载体,两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