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利besta8.com
从废弃矿山流出的矿尾水富含硫、指导铁等矿物质,酸碱度高,易破坏环境。为此,工作近年来,工作开化县提出3年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30处矿尾水治理点,着力实施废弃矿山、矿井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矿尾水治理工程,改善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按照“宜林则林,宜地则地”原则,科学合理选择生态治理方式和技术工艺,实现治理效果和经济效果双赢。besta8.com
”王美顺介绍,杨军矿尾水治理工程建成使用后,把污水统一接入处理设施,再经过氧化、中和等一系列处理后排放,就不会破坏周边土地。“处理池主体建筑差不多建好了,陪同窨井、沟渠还在施工,预计8月底前能投入使用。”近日,才利岔里村村干部王美顺对记者说。besta8.com“我们这里的矿山关停十几年了,指导水一直很黄很脏,这两年才好起来。上游的山谷中5层处理池,工作黄色的矿尾水流出山,工作先在池里转上两百多道弯,经过氧化、沉淀,再与池里放置的蚌壳、石灰石等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层层净化后,最终汇入塘中。
音坑乡儒山村矿尾水治理工程占地5000平方米的“天然氧化沉淀+滤料中和+生态塘”处理池,杨军让村里的小溪重新流出清水。为治理从封闭多年的石煤矿硐中不断渗出的矿尾水,陪同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芹阳办事处岔里村大山坞矿尾水治理工程正在加紧作业。“十二五”期间,才利累计淘汰水泥1851.7万吨、才利造纸211.8万吨、炼钢273.3万吨、炼铁292万吨、铜冶炼98.1万吨、铁合金15万吨、焦炭140万吨、平板玻璃284万重量箱、印染38450万米、铅蓄电池797万千伏安时,超额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2015年,指导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5.7%,指导比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3%,高于江西省工业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十三五”我国节能政策更趋严格,工作提出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江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小,杨军人均低,强度低。“偏高”的产业结构带来能源消费高度集中,陪同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工业的85%。
——得益于重点领域节能稳步推进。一是加大建筑节能力度,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江西省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98.5%以上。
化解过剩产能,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人均能耗水平为全国最低,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人均用电也只相当于全国的55%。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0%以上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根源。——得益于工业结构调整优化。
2015年,江西省火力发电、供热、原煤入洗、炼焦、炼油、制气等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产出总效率达到67.4%,保持较好水平。今后五年是江西省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建议:一要继续强化节能目标管理。二是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四是能源自给严重不足。
江西省经济以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比重低。单位GDP能耗0.54吨标准煤/万元,从低到高排居全国第8位,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
同时江西省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二要继续大力发展服务业。
由于省内资源匮乏,近年来江西省能源生产持续下滑,能源生产与消费发展极不均衡,缺口很大,“十二五”期间煤炭的产需缺口平均以15%的速度不断扩大。“十三五”国家将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江西省经济增长空间将受到来自资源能源约束的挑战。“十二五”以来江西省新增柴油车辆13.79万辆,新增新能源和混合动力车1567辆,淘汰高耗能车辆5.3万辆;三是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实行目标管理,并将考核得分情况纳入省委、省政府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省直部门综合绩效管理体系。三要继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十二五”时期,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2.8:54.2:33.0调整到2015年的10.6:50.8:38.6。——得益于落后产能加速淘汰
近日,海南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海南省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是在原《海南省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节能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统筹修订,旨在加强与规范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深入推进海南省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近日,海南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海南省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是在原《海南省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节能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统筹修订,旨在加强与规范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深入推进海南省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企业轻资产,缺少有效担保物;二是节能技术和服务产品专业性强,在技术鉴定和节能效果认定方面缺乏权威标准,金融机构很难对技术风险和企业前景作出评判;三是回款周期长,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以及付款的及时性不确定等,也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河北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志强说,一些高耗能企业可能随时减产甚至停产,加之该行业目前还未进入市场成熟期,国家尚未出台强制性的政策法规和规章,现在经常面临“有单不敢接”的尴尬。
最近一段时间,能源价格出现波动,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出现了合同违约现象,有的企业打折支付甚至停止支付,节能服务公司观望情绪渐浓,明显放缓了项目签约和资金投入。在蔡志强看来,要破解上述难题,一靠政策,二靠技术。
“十二五”期间,在政府监管的外在压力、企业转型的内生动力双重作用下,节能服务业迎来了“黄金五年”。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产业引导政策,制定用能单位信用评价体系,从规模、还款能力等方面严格审查,建立节能效果评价体系,完善效益分配机制等。“有单接不了”2015年1月,唐山市迁西县成为全国首个工业余热替代燃煤供暖的县城。“他们拥有的只是未来的收费权和现金流,而商业银行看重的,恰恰是现有的土地、厂房等能够作为抵押的资产。
”一位节能服务公司的总工程师说。业内人士介绍,河北省节能服务业起步较早,2010年左右一些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开始涌现,2013年、2014年高峰时曾达到过100多家,而目前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的企业总数有5000多家,河北省节能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
“私企不敢做,怕账难收;政府单子不愿做,制度障碍太多……”河北省一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负责人如此形容节能管理的尴尬处境。“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节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但是,河北省节能服务业面临着市场潜力大、行业前景好与企业规模小、核心技术少的突出矛盾。然而据了解,尽管这一新兴领域商机无限,但却面临着“有单接不了”“有单不敢接”“有单没钱接”的尴尬。
于是,该县与某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合作,用钢铁厂的余热成功替代了全县的燃煤锅炉供暖。“打铁先要自身硬”,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要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给用能单位真正带来收益,自己才能最终受益。“这100多家中,在相关部门备案的不过三四十家,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更是凤毛麟角。“有的项目如电厂、钢厂节能改造需要一次性投入上千万元,万一企业停产或倒闭,投出去的钱可能就打了水漂。
”专业人士在介绍技术现状时这样说。据了解,从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公司多为中小企业,经营时间短、注册资本少,信用评级较低。
比如企业节能,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约下来的属于生产成本,服务款应当从成本里支付,但有些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不健全,支付渠道没有理顺,节能服务公司投了项目款,却没办法拿到钱;对政府节能来说,一方面,财政预算单位没有支付节能服务的对应科目,财政预算无法为节能服务提供资金。”某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说。
该县钢铁产量高,过去一直用燃煤锅炉供暖,但同时钢铁加工中又有一定比例的余热无法利用。作为一种新兴科技服务业,“我投资、你节能、共收益”的合同能源管理倍受市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