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a8.com
在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需进一步推动煤电低碳化转型,进行专门部署,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不过,要想在降碳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仍需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实践。besta8.com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在山东十里泉、日照等地燃煤电厂实施生物质直燃掺烧,有关技术已具备规模化示范的基础。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煤电调峰的深度和频度持续增加,煤电运行条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亟需通过源端减碳、末端固碳等技术方式进一步推动煤电低碳化转型。比如,生物质同燃煤锅炉掺烧技术,包括气化后混合燃烧、间接混合燃烧和直接混合燃烧方式,可实现0%—100%的混合掺烧量,但生物质的大量稳定供应是个问题。besta8.com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主要目标、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据了解,此次《行动方案》的出台,旨在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陈宗法也指出,煤电是近中期能源保供的顶梁柱压舱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调节电源应急备用电源和关键支撑力,也是减污降碳、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此次《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出台,旨在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这幅人海和谐、相生共融美丽画卷的背后,是东山县统筹陆海整治,高标准推进美丽海湾创建的积极作为。近年来,福建港口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善,沿海港口腹地范围不断拓展,内陆和周边省份的通道作用日益明显。闽江口轮离开福州港前往上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海洋。
夏日时节,沿着漳州市东山县苏峰山环岛路行进,随处可见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临海远眺,碧海与蓝天连成一线,东山蓝尽收眼底。王协云 摄当前,海洋领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海洋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持续推进,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到局部质的跃升、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从浅近海走向深远海的新阶段。
2024年5月2日,厦门港嵩屿作业区,远洋巨轮地中海伦敦河内快航和内贸集装箱船中谷重庆列队同靠。从港口远眺湄洲湾,沿岸石化基地清晰可见,周边临港产业集群渐次铺开。开放活海 深化海洋交流合作海洋是连接世界的大通道。在艉门的施工安装中,在9层到14层甲板分段未搭载的情况下实现艉门的吊装及电动展开,其施工方式为全国首创,且实现国内首次艉门在坞内遥控操作开关使用,整体完整性创新高。
福建跻身全国石化大省。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衔接贯通东南沿海大动脉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福建利用这个天然良港,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上马一批重大石化项目。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
从空中俯瞰三都澳,蓝黄相间的新型渔排点缀海面,蔚为壮观,实现了由海上棚户区到海上田园的转变。同时,实现对运载车辆全链条实时可视化、可追踪。
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促进山区与沿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柯才焕介绍,这些新品种从生长快、耐高温和规格大等方面解决了我国鲍鱼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打破了高端大鲍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同时催生出高端溏心干鲍和鲍鱼珍珠2个新产业,有力推动了我国鲍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内陆和周边省份通过水水中转、海铁联运方式经福建港口进出的省外大宗货物3041.6万吨,同比增长38.5%。销声匿迹近30年的中华白海豚频繁出现在三都澳海域,小天鹅、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候鸟又回来了。2023年,福建海洋经济总量近1.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22%,规模连续9年居全国第三位。叶勇 摄青山苍翠,碧海泛波。黄国民 摄作为福建首个、全国第六个可停靠40万吨级船舶的码头,罗屿港巨轮高频往来,已成为大陆对台最大铁矿石中转港口和储运基地。整齐划一的宁德三都澳白基湾渔排。
近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名优特色产品的班列从福州江阴港站发出,经由满洲里前往俄罗斯电煤站。总投资420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和总投资711亿元的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这两个龙头项目建成后,可拉动中下游产值超3000亿元。
种质是渔业的芯片,对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宁德市蕉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平潭北部生态廊道,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机耸立其间。漳州市东山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罗屿港口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德市蕉城区探索开展蓝色土地革命,通过海域权属分配的四权两证改革,当地推动海上养殖从竭泽而渔向生态养殖转变,走出了一条依法用海、规范养殖、多方共赢的改革之路。林双伟 摄福建主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口-杭州湾、环渤海湾等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古雷港水位最深可达38米,港口年吞吐能力可达2亿吨。
鑫龙996货轮停靠在马尾青州码头,准备驶往马祖南竿福澳港。悠远绵长的福建海洋文化,流淌着闽人与海洋相拥逐梦的故事。
科技创新是经略海洋的核心要素。福州国际班列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开拓海铁联运业务以来,公司还积极探索实践国际联运新模式,开辟海铁联运物流新通道。
连江定海湾分布着多个深远海养殖平台。中印尼、中菲两国双园加快建设……福建正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高扬海洋交流合作之帆,不断拓宽对内联结、对外开放空间。
我们坚持修复和保护双轮驱动,使得海湾‘生态绿与‘海洋蓝交相辉映。2024年5月8日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第1000列成功开行。我们构建了国内外规模最大的鲍种质资源库,首创鲍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先后推出国审新品种绿盘鲍和西盘鲍,并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绿盘鲍新品种入选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十大新产品和农业农村部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自2022年7月15日福州正式开行首列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以来,中欧班列(福州)实现了西线、东线、中线3大主要通道出境线路全覆盖运营,班列腹地货源从原来的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群在内的直接经济腹地,不断拓展至闽赣两省。中国是世界第一养鲍大国,其中福建的鲍鱼年产量达19.6万吨,占全国的80%,年产值约200亿元,这个辉煌成就的背后,便是良种的培育与应用。
近日,福建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会议推出一批有特色、具实效的举措,掀起加快海上福建建设热潮,为新福建建设再添强劲蓝色动能。运载货物从最初的日用百货、服装产品拓展至机械设备、纺织品、家电、电子配件、冻品等。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该船的建造过程中,单船项目组克服了首制船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成功攻克了薄板制作和结构变形控制等技术难题。放眼碧波万顷的大海,海上福建建设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